开元体育守护好生物多样性宝库亚洲象增长到300余头,滇金丝猴增长到3300余只,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等20多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幅上升,漾濞槭、华盖木等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灭绝威胁……党的以来,云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为抓手推进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守护好祖国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云南方案”。
今年5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印发,明确了全省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任务、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在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中,科研人员发现几株毛脉青冈。该物种于1976年在金平分水岭被发现并作为新种发表,至今除模式标本外,再未采集到标本,相关分布和群体信息几乎为空白,《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将其列为极小种群野生保护植物。
时隔48年再次被发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联合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迅速对毛脉青冈开展监测保护,同期采集种子,尽快开展近地和迁地保护。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拯救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是保护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物资源。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云南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倡议,并于2010年出台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开元体育,将极小种群物种22.41万公顷集中分布区纳入“生态红线”划定范围并成功推动纳入国家方案。
寻找、发现、保护、繁育、回归自然……为不断夯实保护基础,全省已建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和12个植物(树木)园,保存植物近2万种、涵盖全省90%以上极小种群物种。2021年以来,建立保护小区(点)30个、近地或迁地保护基地13个、物种回归基地5个,31种极小种群物种野外回归。以科技赋能,建成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扩繁中心,36种植物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开元体育。其中,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蒜头果培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推广种植面积3万亩;高黎贡山特有的大树杜鹃、滇藏榄等极小种群植物实现人工扩繁,并成功运用于回归种植和区域植被修复。
2022年12月的加拿大蒙特利尔,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主会场“中国角”展览展示区举办,云南向全球展示和分享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典型案例,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如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概念已经理论化和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和地方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基本理论、保护模式、实践经验被意大利、俄罗斯、墨西哥、伊拉克等国家应用于本土植物的保护。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只滇金丝猴在科学分群后,先后放归野外。创新搭建“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云南建立联合保护机制,通过“栖息地修复+物种保护+社区支持”的方式,持续加大保护地建设力度,并将保护地外的1133公顷滇金丝猴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基本实现滇金丝猴全领域保护,为全国旗舰物种保护提供新思路。
监测数据显示,白马雪山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已从初期的近500只增加到现在的14个种群2500只左右,个体数量占中国滇金丝猴数量的65%。然而,猴群数量的不断增长也给栖息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把猴群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范围,进行科学分群后放归,可以解决猴群食物短缺问题,还能有效缓解树木折断、破坏等问题,对滇金丝猴的可持续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意义重大。”白马雪山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赖建东介绍。
修复保护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是拯救极小种群物种的关键。云南持续加大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力度,2021年以来,累计修复改造亚洲象食源地600余公顷,整合划定绿孔雀栖息地560余公顷,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实施。提升智能化保护水平,将红外相机、无人机等信息技术集成运用于极小种群动物监管,研发象脸、猴脸自动识别、自动预警技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线鲃重现滇池流域,珍稀濒危物种云豹成功回归,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质效大幅提升。同时,持续深化跨境保护,与越南签署边境林业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合作协议,建立20万公顷的中国西双版纳—老挝北部三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共同开展亚洲象、大果紫檀、交趾黄檀等物种保护。
先行先试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路径,在极小种群保护的上,云南创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截至目前开元体育,全省累计投保7.1亿元、兑付保险金6.56亿元。探索亚洲象保护与安全防范有效途径,先后建立亚洲象监测、预警和防控一体化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实施社区隔离防护、食源地建设等工程,全面提升亚洲象保护水平。2021年,亚洲象群在云南北上南归之旅,向全球生动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赢得广泛赞誉。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省将继续扛牢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扎实推进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作,巩固拓展极度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成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云南贡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2025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18038649号-1